首页通知公告

通知公告

图说节气 | 始知春已深,惊蛰醒万物
来源: 时间:2025-04-02

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,通常在每年的3月5日、6日或7日。以下是关于惊蛰的详细介绍:节气含义“蛰”指藏伏的虫子,惊蛰意味着天上的春雷惊醒了蛰居的动物,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。实际上,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,是天气变暖使它们结束冬眠,开始活动。


  惊蛰 | 特点

1.天气变化

气温变化显著:快速回升,惊蛰时节,太阳直射点继续北移,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迅速回升,平均气温一般能达到10℃以上,南方一些地区气温更高,天气逐渐温暖,寒意消退,大地呈现出春回大地的景象。

昼夜温差大:由于此时太阳辐射增强,但大气的热力调节作用还不够稳定,所以昼夜温差仍然较大。白天在阳光照射下气温较高,夜晚热量散失快,气温会明显下降,有时昼夜温差可达10℃以上。

2.物候现象

一候桃始华:此时桃花开始盛开,花朵娇艳欲滴,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盛宴,也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到来,是春天生机与活力的象征。

二候仓庚鸣:仓庚即黄鹂,惊蛰后黄鹂鸟感春阳之气,开始在枝头婉转啼鸣。其声音清脆悦耳,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与灵动,仿佛在向人们报告春天的美好。


  惊蛰 | 农事

1.作物特点

冬小麦:进入返青期,麦苗由黄转绿,开始快速生长,新叶长出,分蘖增加,根系也在土壤中快速延伸,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增强,为后续的拔节、孕穗等生长阶段奠定基础。

 油菜:处于蕾薹期,植株迅速增高,主茎节间伸长,叶片面积增大,花芽大量分化,开始出现花蕾,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关键时期,对养分和水分的需求较大。

2.植株管理

农业防治:及时清理田间杂草、病残体,减少病虫害滋生场所;合理密植,改善通风透光条件,增强植株抗病虫能力。

化学防治:针对小麦锈病、油菜菌核病、蔬菜霜霉病、果树蚜虫等病虫害,选用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,如小麦锈病可用三唑酮,油菜菌核病可用多菌灵。


  惊蛰 | 习俗

1.文化习俗

驱虫咒符:在古代,人们会书写一些特殊的驱虫咒符。将写有咒语的符纸张贴在房屋角落、门窗等地方。

听雷测年景:民间有“惊蛰闻雷米似泥”的说法,人们认为惊蛰时节如果雷声响亮,预示着当年风调雨顺,庄稼会有好收成,粮食价格也会比较低,像泥土一样平常。

2.生活习俗

衣着增减:惊蛰时节气温回升,但冷暖空气交替频繁,气温波动较大,人们在衣着上讲究“春捂”,不要过早脱掉棉衣,以防倒春寒带来的感冒等疾病。

运动养生:惊蛰后万物复苏,人们开始增加户外活动,如散步、慢跑、太极拳、八段锦等,这些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,增强体质,提高免疫力,让身体更好地适应季节的变化。

3.饮食习俗

吃春笋:春笋在惊蛰前后开始上市,此时的春笋鲜嫩味美、营养丰富,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、维生素及矿物质等营养成分。

吃菠菜:菠菜可凉拌、清炒,如凉拌菠菜、清炒菠菜等,口感清爽,有助于补充身体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,增强体质。


  惊蛰 | 诗词

观田家

韦应物

微雨众卉新,一雷惊蛰始。

田家几日闲,耕种从此起。

归来景常晏,饮犊西涧水。

饥劬不自苦,膏泽且为喜。


闻雷

白居易

瘴地风霜早,温天气候催。

穷冬不见雪,正月已闻雷。

震蛰虫蛇出,惊枯草木开。

空余客方寸,依旧似寒灰。


有怀正仲还雁峰诗

舒岳祥

松声夜半如倾瀑,忆坐西斋共不眠。

一鼓轻雷惊蛰后,细筛微雨落梅天。

临流欲渡还休笑,送客归来始惘然。

掩卷有谁知此意,一窗新绿待啼鹃。


春晴泛舟

陆游

儿童莫笑是陈人,湖海春回发兴新。

雷动风行惊蛰户,天开地辟转鸿钧。

鳞鳞江色涨石黛,袅袅柳丝摇麴尘。

欲上兰亭却回棹,笑谈终觉愧清真。